在智能之風的籠罩下,普通家用電器一下都"智能"了起來,如智能插座、智能燈泡、智能開關、智能窗簾……在這股智能浪潮下,智能家居行業揚帆起航,要帶領到消費者跨入智慧生活的海洋,讓您盡情享受科技帶給生活的改變。
然后,同樣崛起的還有家庭安防產品,伴隨著居民生活的改善與提升,大家逐漸將家庭與人身安全重視起來。原本家用網絡攝像機也應"火"起來,不少傳統安防廠商也高調進入民用安防,但似乎家用智能攝像機并沒有獲得用戶的認可。
監控是手段安全是根本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是消費者沒有需求么?顯然不是,從小區的物業到業主的安防意識就能看出,如現代化小區均配有基礎的安防監控系統,而不少居民雖然沒有應用先進的監控產品,但還是將傳統安防設施做到了極致,如家裝防護網、安裝防盜門、在陽臺擺放帶刺的植物等等。
其他用戶登錄 APP端有提示
不難看出,消費者的安防意識還是足夠強的,但在家中安裝監控攝像頭,這讓居民朋友總是多少有些抵觸情緒,更多的是內心的矛盾。原則上來講,家庭用戶需要這些家用安防產品,但又擔心監控信息發生泄漏問題,怕自己的隱私問題受到影響。
其實這個擔心并非空穴來風,此前央視新聞也曾曝光過黑客入侵企業或家庭監控網絡來竊取用戶隱私信息的新聞,而此前蘋果又發生好萊塢影星泄露問題,更是讓大家擔心起來。
家庭安防要走的路還很長
不可否認,智能家居行業的快速發展,勢必要將家庭安防融合到智能家居這一大的系統中,而家庭安防作為智能家居系統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門,一定會受到用戶及商家的重視,未來的發展形勢肯定會比較樂觀。
但擺在廠家眼前的是如何確保產品自身的安全,雖然市面在售的產品都宣稱自己對產品的存儲信息進行了金融級的加密保護,但仍然難以解決用戶心中的那個痛點。如何更好的解決這個難題,或許在應用上可以加以引導。
央視曝光漏洞(圖片來自新浪截圖)
如有些用戶將家用型網絡攝像機用戶看孩子,在孩子睡熟后或夜晚來臨的時候,不必總是陪伴在孩子身邊,可以有智能攝像機來完成這個看護工作,即便是夜晚也不必但系,夜視功能可以讓你看得更清,不必開門/開燈影響孩子休息。
當然,如果用于保護愛家,您也大可不必將攝像機安置在私密的位置,監控產品主要用戶監控外人或"入侵者",您可以將它布控在正對著門或窗的位置,只要有來客或非法入侵者,您便很快會接到設備的推送信息,讓您享受安全的生活環境。即便遭到黑客入侵,您的重要信息也不會存在泄露的問題,當然也要提醒商家加大家用監控設備的私隱保護問題。